延續價格上升趨勢多日的金屬期貨價格終于開始掉頭大跌。鐵礦石一個月的時間跌幅超30%,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,而現貨價格也隨之不斷走低。銅價LME三個月期銅下跌逾3%,至8755美元/噸,為4月1日以來新低。
看到這些“老鐵”們的價格開始松動,并掉頭急跌。很多家電人心里開始犯嘀咕:之前,家電產品全線漲價說是因為原材料漲價所致,現在金屬原材料開始下跌,那家電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下調嗎?
對于這個問題,“家電人”認為家電產品價格降不降,什么時候降,這一方面要看金屬期貨一個階段的價格趨勢,還要看家電市場的供需與市場競爭的壓力情況而定。而不是僅僅依據銅鐵等期貨價格一時的下跌走勢,就能輕易斷言價格價格會下跌。
我們就以銅價為例,看看它為什么暴漲?又因何開始下跌?
金屬銅屬于與國際市場聯動性較強的品種,從去年3月到今年5月,國內銅價從每噸35000元左右,一路飆升到每噸75000元。歷史上銅價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,當時銅價達到每噸8萬元左右,隨后這15年中,銅價始終在4-6萬元之間。去年由于疫情席卷全球,隨后美國開動印鈔機刺激經濟,銅價因此一路飆升至目前的7萬多元,創近15年來新高。
8月18日,美聯儲會議紀要暗示聯儲可能今年開始縮減量化寬松政策,美元指數大幅回升。避險資產美國國債的價格上漲,收益率下行,美元走強。大宗商品齊跌,部分商品慘跌。
對此,東證衍生品研究院有色首席分析師曹洋表示,近期銅價回落主要是受宏觀風險事件影響。從中期來看,供給繼續回升而需求繼續邊際轉弱,基本面轉弱的大趨勢或難以逆轉。海外基本面因為疫情卷土重來而受阻,但驅動供需邊際改善的底層驅動在明年上半年也將逐步逆轉,全球銅基本面明年將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。不過三季度屬于過渡階段,且考慮到短期基本面不弱,因此短期內銅價下跌的空間不會很大,甚至會有超跌反彈的可能。
把這些“翻譯”過來的大體意思是,銅價今年下跌空間不大,明年下跌的壓力大。這就是說銅價要持續大跌也是明年的事了。
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,銅鐵等金屬期貨價格漲跌更多關聯的是全球貨幣市場,其次才是市場實際供需。銅鐵鋁作為家電產品的主要原材料,其價格漲跌確實會影響生產者的成本,但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真正傳導到現貨市場還需要時間,這就是說家電產品價格在短期內不會因為銅鐵等價格下跌而下調。
不過,因為原材料的價格趨勢向下,這會給各大家電品牌騰挪出更大的利潤空間預期。“家電人”預測,家電產品要降價,其時間節點會在臨近年底的前兩個月,目的性很明確:上市公司為了年報業績更好看。